上一篇文章中提到
長期投資很重要的因素要能累積大量財富
配發股票股利和配息後的資金再投入
以及利用景氣停滯或短期衰退帶來的衝擊進場長時間表現良好
並且在公司營運上並無財務危機的公司賺取未來穩定的高殖利率加速投入資本的回收期
這些是決定能否在長期投資中藉著公司的優秀經營裡賺取豐厚的企業經營利潤

但是
這叫「結果」
基本上只是一個數據而已
而左右長期投資的致勝關鍵點最重要的不是以上兩點
以上兩點只是致勝關鍵中的「必要因子」
真正長期投資的致勝關鍵
在於公司的「營運經營」
這時候要問大家了
一家公司優秀的殖利率哪裡來?
若沒有優秀的配發股利、股息,會有好的殖利率嗎?
而一家公司配發令人驚豔的股利、股息又從哪裡來?
若沒有優秀的經營團隊和管理階層
試問股利、股息發放得出來嗎
所以上一篇談的東西,最重要的「根」
就在一家公司的經營裡

在公司的經營中
一開頭最顯而易現的是一家公司的經營績效
而檢視一家公司的績效最快的方式
就是「財務報表」
公司所有經營的努力成果將會反映在財務報表上
而一般投資人最重視的也是財務報表

但是這一陣子我深入的去思考過
一家公司的經營
最後在財務報表呈現的,是公司過去的努力而已
各位應該都有遇過
明明財報很好,但是股價就是不漲
或是明明成績很好,但是公司卻對股東很苛刻
發放的股利或反映在股價上的價值不符合市況
這是因為財務報表其實也是另一種「驗屍報告」

我認為觀察一家公司是否具有長期投資的價值
在於觀看一家公司的「營運成果」
而不是觀看一家公司的「財務報表」
財務報表只是拿來證明一家公司是否真正達成了當初設定的營運成果
這就像我們可以在考試前吹噓自己讀書念的多晚,又準備了多充分
但是考卷一發下來寫完之後,最後的測驗分數
就是拿來證明在考試前吹噓的東西是不是真的
財務報表就像那考卷上最後的分數和成績一樣
成績只會證明你考試之前有多努力就有多少相當的分數
但是不是確保下一次考試高分的保證
下一次的考試,就必須再準備新的東西接受新的挑戰
我認為公司的營運就是這樣
以前的考試考再多分,再多風光
只要後面的考試沒有繼續充分的準備,一樣不會有好的成績
如果以前的營運成績很好
公司沒有保持一樣的創新、開發市場,照顧好顧客關係
未來當市場改變或是有新的競爭者出現之後
就有如新的考試來了,如果沒有好好的充分準備
成績一樣會考爛

基本上我覺得公司營運的成果會反映在公司的財報上
而財報上的成績則會反映在股價上
好的營運動能創造好的獲利成績
而好的獲利成績則能創造好的股價表現
以及好的投資報酬
這是正向的良性循環
因此一家公司充滿好的營運動能才是值不值得長期投資的關鍵
「獲利」這件事,則是在好的公司經營之下才會出現

然而所謂的「好的營運」只是一種很籠統的概念
如果只是這樣就結束,那這些文章說的東西都是屁話
我認為一家公司好的營運要有幾個重點
而這些重點才是真正會創造出好的營運的原因
好的營運有幾個重要的關鍵

第一、好的營運模式:

不管在任何一個產業
不會只有一家公司寡佔市場
永遠都會有新的競爭者一直不斷的進入市場
因此一個好的營運模式將會創造利潤
進而甚至創造出新的市場
先進入行業的開拓者不是永遠帶頭領先的保證
後起的競爭者如果有更好的營運模式
則將會有機會威脅到先進入市場的參與者
甚至轉而成為改變遊戲規則的領導者
最簡單例子是GOOGLE和YAHOO
YAHOO甚至比GOOGLE發展的更早
兩者一開始都是以搜尋引擎起家
但是雅虎後來營運伸出了太多觸角投資了過多太雜的領域
而使得原本的搜尋業務本業開始被模糊
而GOOGLE知道只有把搜尋的本業最到最好才能創造利潤
所以GOOGLE只傾全力發展更人性化以及搜尋目標更精準的搜尋引擎
進而從黏著度高的搜尋業務中獲得高量的廣告業務量來創造公司的營利
這就是好的經營模式帶來好的經營績效
這是經營企業中最重要的
因為方向對了,才能夠賺錢

第二好的市場分析:

當一家公司有好的經營模式
有好的獲利模式
接下來最重要的一件事
就是好的市場分析
好的市場分析應該要再包含兩個細項
「好的業務能力」和「好的行銷能力」
矽谷網通業創投之神陳五福曾說過:
「創造出最好的技術沒有用,能有好的行銷將產品賣出去的好技術,才有商業的價值,不然都只是實驗室裡的試驗品」
最好的例子就是宏達電當初一開始的市場方向制訂就很正確
2006年開始轉型以HTC為品牌之後
就以歐洲為宏達電的主戰場
HTC這個品牌基本上一開始並不是在美洲市場發光發熱的
而是在歐洲和電信商合作打響名號之後
才開始慢慢的將觸角往亞洲和美洲地區發展HTC的品牌之路
這就是HTC因為正確的市場分析才奠定累積HTC的品牌價值


第三、好的策略:

好的營運模式加上好的市場分析並不就是獲利保證
更重要的還要再搭配上好的策略
因為市場上不是只有你一家公司
怎麼樣發展公司好的策略來對抗、防堵競爭者
同時能有新的能量拉開與對手間的距離,拉高進入門檻
這就是好的策略重要的地方
比方說美國的戴爾電腦
當個人電腦剛開始普及
而大型的電腦公司如IBM、康柏還藉著通路慢慢的在開拓市場
和注意大型商用電腦之際
戴爾電腦憑著直銷的方式,進行了對的銷售策略
瞄準了個人PC市場的正確營運模式和市場分析
使得戴爾電腦在大公司的夾縫中找出了一條血路殺出
在短短的時間內快速竄出並且公司快速增長
不到10年的時間也變成了足以威脅到大公司的規模
而現在戴爾電腦也是雄霸美國一方的PC大廠
這就是好的策略帶來的威力

第四、好的經營團隊或管理階層:

最後一個事項是好的經營團隊或管理階層
最重要的例子,就屬台積電了
2005年的時候台積電張種謀董事長宣布退休
而執行長轉為旗下事業群經理蔡力行接任
在蔡力行接任執行長的5年時間內
台積電的經營績效並無特別突出的表現
反倒2009年的裁員風波中遭裁員的台積電員工到張忠謀先生家抗議的事件
重創了台積電的企業形象
同時也因為2008年的金融風暴與2009年的營運和人事上的問題
讓張忠謀先生又決定以五年為限再重批戰袍回到台積電執行長的位置
而2010年在張忠謀先生回鍋接任董事長之後
所有的長期股東像吃了定心丸繼續支持台積電
同時外資也因景氣回春大量買進台積電
讓台積電在2011年創下了9年來最佳的營運成績
股價也創了9年來的新高,來到了78.3元
這就是好的經營團隊和管理階層會帶出一家公司的標竿前進力道
對的人擺在對的位置去經營企業
會讓員工更有向心力,同時企業會有最大的產值
好的經營團隊或經營者
會有其令人風靡的經營魅力

以上就是針對「好的營運」所提出的重要四點關鍵點

今天有網友留言說道:
「個人對這支股票並無深入研究,但聚陽 2007/2008 現金流量年報,業外投資理財虧損的數字不僅大,還吃掉營收,現金流量呈大幅負數,以本業經營為主的企業投資概念來看,即便殖利率有6%也實在很難在當時投入長期資本,再看98Q3營業利益成長率1023%,到99Q2以後營業利益成長率又都是負成長...或許再深入研究其獲利來源會有不同觀點,但光看上面的數字實在很難克服心理障礙」
我覺得這問題問的很好
如果我換個角度問個問題
「如果這家公司是台積電,如果不是因為遇到鳥事(可以是景氣不好,可以是遇到天災),如果沒這些鳥事讓公司的股價因為這些事殺低,那怎麼會有便宜的股價?那如果有一天台積電殺到20元,請問你買不買?」
20元股價的財報一定難看
但是為什麼長期股東會在財報最難看時候出手?
因為他們知道財報體現的是『過去的成績』
在股價下跌中大量買進的長期股東和長線投資人
相信的是短暫的營運停滯造成的股價衝擊
未來會在公司原有的經營團隊中在景氣回復中恢復
但是如果是公司營運出了狀況
那麼就算是台積電
跌到20元也不會是長期投資買進的地方!

所以長期投資最後的重點都還是放在公司的營運上
不然為什麼台積電跌到30元會有一堆人想去搶
但宏碁跌破50元的時候沒人去搶起來長期投資
這就是因為公司營運的問題
不好看的財報還會讓你有信心持股的
取決在於你多瞭解這家公司的營運和經營以及經營團隊
因為長期投資不是在買「過去的財報」
而是在買「現有的經營團隊對於未來的經營績效」
是買VIEW
各位買房,有VIEW的不是也都比較貴嗎,哈哈
所以你未來的獲利不是去年大賺或前年大賺得來的
而是未來的經營績效所帶來的
這樣FOCUS的焦點就會完全的不一樣

關於公司經營也說的差不多了
接下來我要先講一下為什麼那天我會在夢到宏達電
然後之後有那麼多心得了
長期投資的重點我在這幾篇文章中都有點到重要的重點
但是接下來的問題是
「我要怎麼知道關於經營層的資訊」
這一點
我在一項東西上找到了我要的答案
我發現原來好多資訊都在「股東會年報」會揭露
但是我敢保證
10個做股票的人只有低於2個人有去看過股東年報
上週我花了時間看了宏達電的股東年報
我看了宏達電8年的股東年報之後
我發現了一個超讚的地方
怪不得宏達電會有如此亮眼的表現
宏達電整個的企業經營轉捩點,我個人認為是在民國96年
也就是2007年的時候
我從92年的股東年報一路看過去,我看到幾乎要吐
字怎麼會那麼多,頁數怎麼會這麼厚
但是我還是硬著頭皮往後看
但是我看到96年,2007年的年報之後
我大驚
因為年報變彩色的了
我一頁一頁的一直看下去
我只能說,2007年的宏達電年報做的真好
好讚,是第一本目前我看到台灣的股東會年報最的最讚的一家

2006年之前的年報都跟台灣所有的公司長的一樣
就長這樣

一堆字,和令人作嘔的數據

但是2007年起宏達電的年報就變成這樣





宏達電2007年起的股東年報就變成這樣
彩圖加簡單的敘述
同時詳細的在每個環節裡做了詳細的報告
包括年度的目標達成率
下年度的目標和市場概況
然後營運狀況、資金狀況等等
從2007年開始的宏達電股東會年報就變的很精彩
至少我知道了主要經營團隊的長相,誰誰誰長得比較帥
還有主要的學歷和過往工作經歷等等

我覺得宏達電的年報教會了我很多事
原來公司的營運、核心競爭力、策略、市場分析
都已經仔細的在年報或是首次公開發行說明書裡講的好清楚
我不用再去聽誰誰誰的分析講解
因為再怎麼分析也不會比公司的經營層更懂、更專業
我知道我要的東西都會在股東年報中有
原來我只要做好一件大事就好
「盯緊經營層的大動作和制訂的方向策略是否落實還有經營成果」
最後就是用每個月的營收和每一季的季報
利用「財務報表」的真實數據來「檢驗」和「印證」這些寫在年報中的營運方向和成果
看看哪些公司的經營層是「說到做到,腳踏實地」
而哪一些公司又是「畫山、畫水、畫虎爛」
我後來發現
盯緊一家公司的經營要比盯股價和瘋狂選股輕鬆多了
因為經營層不會月月換,新產品不會天天推
公司只要專注在一直如何「重複性」的開創公司的獲利和持續變大經營
而我們只要根據實際營運的結果作判斷
就能找出真正具有成長潛力的公司

此外
「長期投資」,這只是一個名詞
他可以是3年、5年、10年、甚至30年
端看公司的成長類型和營運狀況
但是絕不會低於一年
比方像麥當勞長青了幾十年,到現在還在創新高
但是戴爾電腦在2000年之後就開始出現營運的瓶頸
大家可以看看不同類型的長期投資

麥當勞

1982年開始進行股票分割
到1999年共分割過7次,原始股數割成1:40.5
一股變成40.5股,股數成長40.5倍
還有30年來超過60次的配息
還原權值現在的麥當勞股價,現在一股大概超過5000元美金
投資30年,獲利倍數超過60倍以上

戴爾電腦


如果你從1995年開始投資
到2000年共分割6次,原始股數割成1:64
一股變成64股,股數成長64倍
短短只有投資5年的時間
還原權值的獲利倍數就超過60倍以上

看了以上的CASE大家就可以知道
根據企業所處的行業類別不同
企業循環的爆發時間和力道也不同
至於要選哪一種的長期投資方式就端看個人
有人覺得5年還太短
那就可以找長一點的產業發展和行業
有人覺得10年太長
那就可以找3~5年循環的公司去做
大家可以去找出每個人喜歡的時間長度和擅長的領域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會說「我沒時間」或「我不懂」的人
自然就沒有賺取累積大量財富的資格
找機會很難嗎
多方吸收資訊就可以
有時候最棒的投資機會並不一定只在台灣出現
現在大陸崛起,同文同種的香港股市也是蘊含充沛的機會
而走創新的美國股市也都處處是機會
看看下面這一家LULULEMON


現在瑜珈風行全世界
這家專做瑜珈墊、瑜珈衣等相關高檔用品的公司
2007年才上市,這樣這家公司夠新了吧
2008年因為金融風暴拖累,在2008年大量展店造成獲利下降
2009年初初最低跌到4塊多美金
而2009年中開始復甦
2010年營運猛爆性成長
2011年分割1:2
一股割成兩股
而2009年~2011年兩年時間
從4塊多漲到120幾塊
從最低點到最高點經過分割後
獲利倍數在30倍,這才叫猛

麥克‧莫伊說過:
「創造最豐厚報酬的股票,就是那些從小公司變成大公司的股票 。我的目標就是辨別並投資這些我稱之為明日之星的股票─ ─全世界最具創新能力、成長最快的飆股。」

其實機會到處都有,任何時候也都有
有的時候其實是大趨勢的潮流造就公司
有時候卻是特殊的公司造成大趨勢的潮流,像APPLE
要靠股票累積大量的財富
只有開始深一點的去瞭解企業經營的本質
然後好好的專注在會影響你所投資的公司的事件上
並且給予足夠的時間去讓營運的能力和獲利衝出來
才有辦法在長期投資中獲得極高且豐厚獲利
2011年之後我認為台灣的電子業已經開始式微了
同時新的產業正在醞釀新的火力
兩岸交流的方式在明年的選舉後一定也會出現新的變數或模式

人的一生中只有機會在壯年經歷三個10年的大潮流循環
第一次是30~40歲
第二次是40~50歲
第三次是50~60歲
只要這三次的大循環中你衝撞出一次成功的機會
就有機會致富快速累積財富
越前面的機會越多
如果各位已經是45~55歲中間
所剩的時間和機會就會越來越少
同時間能承受的風險就越來越低
離致富就會越來越遠
因此大家一定要掌握住每一次機會來臨的時候好好把握
機會永遠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每個人都該為自己往後的人生負責

現在你所做的行動和想法
將在未來的日子中體現成你現在所想
現在天天說:「我很忙,我很窮,我沒錢的」
未來不論再經過多久
還是一樣會「我很忙、我很窮、我沒錢」
改變和轉念
不用看時辰
從現在這一刻開始起比較快
你開始想改變了,動手做了,你的磁場就會開始轉變了
要慢慢等的
無論你是等明天,等有空,等有錢,還是等什麼OOXX的...
等著等著,很快就會進棺材了

那一夜宏達電在腦海中的靈感
讓我在後來的學習過程中做了很多改變也學會了很多事
很多事情還是得自己來,要靠別人實在是都靠不久
而且唯有自己親身經歷過那些學習曲線
進步成長的才會快
我覺得財富是跟著自己投入的努力後面來的
當自己很用心的做了一件事了
最後也因為這件用心的事賺到大錢
那種成就感是很多事情無法比擬的
這樣花靠自己努力賺到的錢
花起來才會爽

最後將這系列的文章在這邊做個結束
這篇文章篇幅字數很大
希望大家可以慢慢咀嚼
也希望大家會喜歡
花了很多時間在寫這篇文章
但是應該還是會有沒注意到的地方
未來有想到的東西會再陸陸續續補充
大家如果有問題的話也可以慢慢提問
我有時間就會盡快回覆大家

一點心得與經驗與大家分享之
感恩
謝謝大家


Evacarry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vaca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2) 人氣()